本报讯 (记者 张峰 王晨)“平凡乡镇不平常,三代领袖赞语扬。激励乡亲奋发干,经济腾飞貌繁昌……”10月28日上午,在沭阳县沂涛镇中心小学院内,一阵激昂的淮海锣鼓响起,随即一段唱词传出,该镇农民孙中华又演示起自己为喜迎“十八大”而最新创作的淮海鼓词《沂涛新赞歌》。令人感佩的是,在1990年和1994年,孙中华还曾先后创作过《沂涛农民反“三乱”》和《沂涛新歌》,并均获得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,才成就了如今的新沂涛。
孙中华是沭阳县沂涛镇湾堆村的一位普通农民。上世纪90年代初,沂涛遭遇特大自然灾害,农业严重减产,但一些村干部却无视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指示精神,任意加大村民提留。为此,心忧如焚的孙中华写下了长达5万字的淮海鼓词《沂涛农民反“三乱”》。新华社记者周振丰据此采写了《沭阳县沂涛乡农民“抗捐事件”采访录》一文发表在内参上,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江泽民见到这部鼓词后,于1991年6月15日对此作出重要批示。
随后,省、市、县三级党委迅速落实了江泽民的重要批示精神,仅一年时间,沂涛的各项工作就取得了明显成效,发生了巨大变化。1994年春天,亲睹这一巨变的孙中华心潮澎湃,又满怀激情地写下了1.7万字的淮海鼓词《沂涛新歌》,描述了沂涛两年间的巨变。对此,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胡锦涛作出重要批示,对沂涛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。其后,沂涛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继续乘风破浪,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骄人业绩。
“如今的沂涛从镇区到各个村组,到处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,一、二、三产业迅速崛起,各项社会事业长足进步,已经成为了镶嵌在西楚广袤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。”当听说党的十八大今年召开,沂涛加快发展的激情与速度让孙中华积蓄了18年的情感再度喷发,从6月份起,他再度着手创作了3500多字的淮海鼓词《沂涛新赞歌》,全面反映沂涛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,以此向党的十八大献礼,向党中央汇报沂涛的新变化。
“经过了干群奋战十余载,终换来新天新地新模样。放眼望百里平川披锦绣,抬头看万顷沃野米粮仓。绣人醉绿树丛林多硕果,更喜人荷藕满池鱼满塘。农家乐槽头六畜多兴旺,猪牛羊鸡鹅玉兔鸭成行。新涌现民营企业如春笋,工业区欣欣向荣更繁昌。特别是木材服装酿酒业,已形成支柱产业挑大梁……”在鼓词中,孙中华欣喜地描绘了沂涛新貌,并表达了自己的心声“北京城召开党的十八大,闻喜讯全镇人民喜若狂。特写出鼓词寄到北京去,掏心的话儿告诉党中央。告诉党沂涛今朝变化大,乡亲们日子过得赛蜜糖……”
Copyright (C) 2011-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都需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07150号-3
地址:沭阳县软件园A栋17楼 EMAIL:
Powered by PHPYu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