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0527-83698666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企业快讯

沭阳:全力打造苏北首个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

来源:沭才网 时间:2022-12-20 作者:沭才网 浏览量:

汇集桐昆集团、新东旭纺织等规上企业190多家;

建成全国首个智能针织产业园;

拥有优质包覆纱、室内空气净化面料两个国家级生产基地;

形成包覆纱、特色家纺、智能针织、纺织机械四大板块

获批“中国纺织服装名城”等五项国家级荣誉;

拥有绿色聚酯长丝、电子提花机等六个单打冠军……

近年来,沭阳县始终把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,不断强化产业链思维,在补齐产业链中找项目、在延伸产业链中求突破、在建强产业链中谋增长,着力培育“拆不散、搬不走、压不垮”的千亿级产业集群。纺织产业实现了企业从少到多、产业从弱到强、品牌从无到有、发展从自觉到自信的“华丽转型”。“沭阳纺织”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品牌。


图片


注重顶层设计

助推纺织产业跨越发展

纺织产业是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,在繁荣市场、扩大出口、吸纳就业、增加农民收入、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沭阳始终将其摆在重中之重位置,全力推动快速健康发展。


强化政策引导。将纺织产业列入全县“3+3”主导产业,并作为首个千亿级产业来重点打造,按照有挂帅县领导、有牵头单位、有招商队伍、有扶持政策、有产业链图谱、有载体平台的“六有”要求加快推进。宿迁市还专门出台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,推进沭阳纺织产业集群集聚。


图片


突出规划引领。按照“产业集聚、布局集中、资源集约”的发展思路,委托东华大学、武汉纺织大学、中国纺联等单位,规划了千亿级家纺特色产业园,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、一任接着一任干,力争到2025年产值达千亿,打造沭阳工业新地标。


做优载体平台。围绕“园区产业化、产业特色化”的思路,大力推进“234”园区载体建设,其中在沭阳经开区规划了6平方公里的纺织产业园和4.1平方公里的(高墟)临港产业园,现已集聚纺织企业100多家,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,纺织纤维新材料产业园获批为省级特色产业园。下一步,沭阳将按照“缺什么、补什么”原则,统筹做好产业规划、尾水导流、污水处理厂改造提标、水电气热等设施配套,为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“四梁八柱”。


突出智能制造

让特色支撑高质量发展

近年来,沭阳遵循规律,紧跟时代,借助科技创新,以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为主攻方向,全力打造“全产业链”竞争新优势。


图片


在配套契合中支撑“智造”。以“智能化”为突破口,兴建全国首个智能针织园区——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,目前该园24.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全部投入使用,获批省级科技产业园,为资源集约节约、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“沭阳样本”,得到了工信部、发改委和中国纺联领导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;打造了省级众创空间——沭阳智能纺织科技综合体,吸引近60家入孵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入驻,形成“科技+人才+产业+生活”新模式。


在有机融合中推动“智造”。突出“强链、延链、补链”,推动上下游企业“隔墙配套、园内耦合”。素有“提花机之王”的宋和宋智能生产的“宋和宋”牌电子提花机产销量世界第一,先后获批“国家专精特新‘小巨人’、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”称号。总投资3000万美元兴建的伍佳纺织公司,采用业内最为先进的智能裁床、机器人、全新智慧蛛网式吊挂系统,产品实现从面料入库到出库全流程自动传输,获批“江苏服装智能制造示范企业”称号。日前,公司又增资10亿元兴建伍佳服装科技产业园。


图片


在协调配合中助力“智造”。以“5321”工程为抓手,高度关注智能化、数字化的发展与应用,先后合作成立武汉纺织大学沭阳产业技术研究院、东华大学沭阳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,积极引导现有企业开展“设备换芯、生产换线、机器换人”,推广应用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标准等,目前全县拥有纺织类国家高企20家、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5个、市级以上智能车间13个,沭阳经开区获批省“互联网+先进制造业”特色产业基地。


强化集群集约

高质量打造绿色供应链

沭阳大力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按照“生态经济化、经济生态化”思路,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,着力在链条产业上“做加法”、环境容量上“做减法”,以龙头带集聚,以协同促集群,构建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。


在项目招引上链式突破,精准编制产业链图谱和招商线路图,瞄准重点企业、重点区域、重点客商,大力引进“强链补链延链”项目,提升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。比如,近两年以桐昆集团为依托,先后引进常沭新材、三德力袜业等投资超10亿元项目10余个,凸显了纺织产业集群优势。下一步,沭阳将继续按照“龙头企业牵引全链优化、‘链主企业’带动全链受益”思路,着力招引一批加弹、精编、成衣等“价值链”和“产业终端”类项目,加快向“微笑曲线”两端延伸,推动纺织产业发展再上新高度。


图片


在产业集聚上组团发展,通过兴建“区中园”等模式,大力推进同源企业集群集聚。比如,在包覆纱方面,全县现有包覆纱设备、产量约占全国的20%,月源纤维等3家企业牵头制定了“全国包覆纱加工贸易单耗标准”,沭阳已成为全国相对集聚、设备较多、产量较大的优质包覆纱产业基地,日前被国家工信部授予重点培育“区域品牌”。再比如,桐昆集团沭阳公司生产的涤纶长丝,每年约有70万吨供应县内企业使用,有效实现了上下游企业的互惠共赢。


在资源利用上集约节约,牢固树立开放、共享、集约理念,积极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,引导一些质态较好但规模不大项目进特色园。比如,投资30亿元兴建的恒能家纺特色产业园,内部实行水电气热集中供给、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并配套印染、智能物流等设施,现已建成厂房50万平方米,入驻企业23家。同时,对现有企业实施“亩产论英雄、绩效配资源”,促其接二连三、裂变扩张。如新东旭纺织来沭10年来,先后兴建红磨坊等4个项目,年开票销售近30亿元;誉有“一百年生产一块布”的红柳集团,相继建成陆亿纺织等5个项目。下一步,我们将从“巩固、增强、提升、畅通”等方面入手,继续强化举措,努力让产业更强大、链条更强韧、企业更强健。


坚持务实高效

打造产业温馨发展环境

沭阳始终坚持“有诺必践、有困必帮”服务理念,“换位思考”当好“店小二”,全力塑造“政策最优、成本最低、办事最快、服务最好”“四最”营商环境。


强化平台助推。坚持政府搭台、企业唱戏,积极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合作,先后承办“首届全国纺织产业园区发展论坛”等专题活动10多场,多年冠名全国纺织新闻奖,成立沭阳包覆纱协会、沭阳纺织工业协会,创办《中国包覆纱》杂志,当选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包覆纱分会会长单位,为在沭企业抢占行业制高点、享有话语权提供载体支撑。今后,沭阳将继续加强与中国纺联等行业协会的合作,举办好论坛会、对接会、研讨会等活动,汇聚更多精英人才共谋发展。


图片


强化帮办服务。讲诚信,强化契约精神,凡是已约定的、公开的政策,只要符合条件,做到“应奖尽奖、该兑快兑”。讲效率,聚焦项目全周期管理,推行重特大项目100%确保落户、承诺事项100%跟踪落实、落户项目100%专班服务,让企业获得更好的“改善效益”。讲公平,坚持企业贡献度决定帮办力度,把土地、资金、环境容量等有限资源向其重点倾斜,精准服务、做大实体,用真心、细心、耐心换得企业家的放心、省心、舒心。


图片

面对未来发展,沭阳将围绕构建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,深入实施企业培育“5321”工程,持续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,全力打造苏北首个县级千亿级纺织产业集群。
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客服服务热线
0527-83698666
工作日 9:00-18:00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Copyright (C) 2011-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都需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07150号-3

地址:沭阳县软件园A栋17楼 EMAIL:

Powered by PHPYun.

用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