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,往年这时,浓浓的年味早已飘散在大街小巷,可现在,过年在很多人的眼里仿佛变成了“假期”二字,也许是整天在忙忙碌碌中度过,也许平时的生活几乎和过年差不多,年味在我们的心里变得淡了许多,这倒让人更怀念小时候过年的味道,那是从骨子里的期盼、兴奋。又到了年关,还有多少年味值得回味?记者就这个话题进行了调查。
潘加国:难忘过年饺子的味道
水饺,是过年时不可缺少的美食之一。在我小的时候,由于家里人口多,那时候肚里都没有油水,基本上每个人一顿都能吃上二三十个水饺,真是美极了。包饺子对于我们家来说,是一件非常繁重的工作。所以,每次包饺子,妈妈都会把我和比我小三岁的妹妹留下来,让我们学着和她一起包饺子。看到妈妈的辛苦,我们也非常乐意帮忙。
每次当饺子快要下锅的时候,数我最馋了。站在灶台边上,会不时地发出口水吞咽的声音,全家人都笑我没出息。我吃饺子速度特别快,基本上到嘴里不怎么嚼就咽下去了。我特别享受水饺皮和喉咙摩擦那一瞬间的感觉,也只有这样,才能抑制住心中的那股馋意。往往一顿饭下来,嘴里都会烫掉一层皮。
现在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老百姓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吃饺子也不再是什么奢侈的事了,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,有很多人家,过年不再自己动手包饺子,直接到超市去买。但是每到春节来临,我心中最期盼的美食,还是自家包的水饺。因为除了享受它的美味之外,还有就是对儿时年味中,那份温馨的、浓浓的亲情的一种怀恋。
孔凡耀:吃汤圆抢硬币的记忆
随着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,我的思绪回到了40多年前,吃汤圆抢硬币的情景像放电影一样,在我头脑中闪现。
那时的硬币都是一分钱、二分钱、五分钱的。二分钱能买盒火柴,五分钱更值钱,猪肉才几毛钱一斤。要是吃到汤圆里的硬币,就跟中了大奖似的。我们家人口多,家里困难。妈妈为让过年时孩子们能吃上包有硬币的汤圆,春节前一个多月时间,就开始准备硬币了。
正月初一一大早,我们兄弟姐妹6个早早围在锅旁。妈妈按每人几个汤圆一碗碗地盛好。有时我趁妈妈不注意,还偷偷地多装几个汤圆在碗里,有时还耍点“小聪明”,用筷子把汤圆偷偷戳破皮,看看里面有没有硬币,有的话就盛到自己碗里。吃到包有硬币的汤圆就兴高采烈:“我吃到啦!”未吃到则默不作声,一整天高兴不起来。吃到硬币后,小孩子跑去村里的小卖部买水果糖等零食吃。大人吃到硬币后则把硬币贴在厨房的烟囱上,寓意“年年发财”。不过硬币贴上不多久,就被孩子们“偷”个精光。
现在生活好了,汤圆里包硬币的习俗已被人们淡化了。40多年过去了,年少时吃汤圆抢硬币,永远成了我心头难以磨灭的回忆。
陈宏仁:胡萝卜丁“干饭”度除夕
1963年的春节,我和我的家人是在饥肠辘辘中挺过来的,每每提及那顿年夜饭,便成了勤俭节约的警示,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……
那一年,宿迁地区雨水特别大,夏秋作物基本无收。我家年年都是透支户,等待着我们的注定是一个苦涩的年味。
除夕那天傍晚,在大队书记的关照下,我们终于领回了自己家那一份特殊的年货:一小碗糙米,一大盆胡萝卜加少许山芋丁。满满当当一锅“干饭”,外加父亲回来的路上没舍得吃的三块大秫饼,买了二斤老豆腐,剁上老白菜帮作为主料。拍上一把陈年的蓖麻籽,撒上大盐、葱花、红辣椒,翻炒焦黄,倒入大白菜翻炒,加水、豆腐,上锅烀。油炸时的那股子油香味,透过墙隙、草帘门缝弥漫开来。
那一顿年夜饭,吃得很晚,吃得很干净,一大锅胡萝卜丁“干饭”,没剩一丁点锅巴;三块大秫饼早早就被弟兄几个吃光了;一小锅白菜帮炖豆腐,汤都没剩一口。那个年,过得有些沉闷,有些酸楚,虽然没贴对联,没放鞭炮,没添新物,更没有压岁钱,但欣慰的是我们吃上了胡萝卜丁“干饭”。
如今,是一年比一年过得红火。庆幸我们赶上了好时代!
卓维平(泗洪):大年初一的“花花”世界
以前村庄上过年,老人们都坐在家里,等着村庄上的孩子来拜年——要花子吃。
记得小时候,除夕的晚上,妈妈就会在煤油灯下炒一些玉米花、南瓜籽、葵花籽、花生。我们姊妹几个闻着香味,嗑着瓜子聊着天。到了第二天早晨,也就是大年初一的早晨,妈妈把这些炒货分类放在一个小匾里,坐在屋门边,等着村庄的孩子们来拜年。而我们会和村庄的一群孩子一起,从村东头跑到村西头,成群结队,欢欢笑笑,打打闹闹,挨家挨户去拜年。说是去拜年,其实在我们孩子的心里就是去要花子吃,看看别人家有没有更好吃的炒货。跑到谁家都会亲切地说:爷爷奶奶新年好!伯伯婶婶新年好!大叔大娘新年好!
每每这时,长辈们都笑得合不拢嘴,慷慨地抓一把炒货给孩子们。过去生活条件差,多数都是玉米花,有的还是“哑巴花”,咬在嘴里直咯牙。如果要到了炒花生,或者炒瓜子,就会很开心;如果要到两块糖,那必然会放在口袋里舍不得吃,留着向小伙伴们炫耀。等一个村庄跑完了,孩子们会聚到一起,比一比谁的口袋最鼓,谁要到的品种最多,满满的幸福感。
想想小时候,大年初一挨家挨户拜年——要花子吃的情景,可真是开心啊!
Copyright (C) 2011-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都需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07150号-3
地址:沭阳县软件园A栋17楼 EMAIL:
Powered by PHPYun.